歷史沿革

  信義鄉為南投縣兩個山地原住民鄉之一,是南投縣面積最大,但人口密度最低的鄉鎮。可分為濁水溪線及陳有蘭溪線兩條支線共15村。濁水溪支線之村落有「地利」、「雙龍」、「潭南」以及「人和」等4村,陳有蘭溪支線則有「明德」、「愛國」、「自強」、「豐丘」、「新鄉」、「望美」、「卡里布安」、「羅娜」、「同富」、「東埔」、「神木」等11村。


  信義鄉是以布農族為主的原住民鄉,但鄉內的原住民籍與平地籍人口約各佔一半。原住民以布農族為主(包含郡社群、丹社群、卡社群、巒社群、卓社群),其次為鄒族。平地籍中閩南籍約六成,客家籍約四成。

 

衛生所沿革
  • 日據時代本鄉設有二療養所,除療養所派遣公醫外,各診療所由具衛生常識之巡查一名擔當職務。
  • 楠仔腳萬(羅娜)療養所:管轄久美、望鄉、東埔、新鄉等診療所。
  • 達馬魯灣(地利)療養所:管轄人和、雙龍、潭南等診療所。
  • 民國35年6月改設羅娜、望鄉、人和、地利、東埔瘧疾防治所。
  • 民國37年本衛生所自楠仔腳萬(現今羅娜)遷移到現址。

 

本所簡介

本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有:

  • 醫療門診(慢性疾病的治療、肝炎治療、傳染病的治療、疫苗預防注射..)
  • 預防保健服務
  • 居家整合醫療照護
  • 健康檢查
  • 傳染疾病的篩檢
  • 四癌篩檢(口腔癌、子宮頸癌、大腸癌、乳癌(配合乳攝車))

 

  本所身負鄉內提升醫療資源的重要性,自90年7月起加入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導的「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」(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,簡稱IDS計畫)執行中心團隊,落實全人醫療個案管理、加強健康促進活動,本所依據人口特性及醫療利用狀況,與醫療群合作加強多樣化服務,增設巡迴醫療門診、夜間待診、例假日門診、專科醫療門診(小兒科、復健科、身心科、眼科等)。來提高居民醫療照護品質讓居民能健康樂活-在地終老。

最後異動時間:2024-03-22 下午 02:16:08
  • 回上頁